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的若干问题
摘要:根据规范要求,结合施工监理实际操作,对如何做好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就实体检验中有关检验方案的制定、试件保护和温度记录、钢筋偏差的过程控制、开槽检测法以及检验结果的合格判定等问题进行叙述。
关键词:混凝土 实体检验 强度 等效龄期 保护层 偏差 开槽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10.1条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10.2条规定: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时,应提供实体检验记录,其检验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判定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的条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结构实体检验是新版系列规范的新增内容,有些施工、监理人员对其了解甚少或对规范条文理解不深,所以在目前执行中产生较大偏差,主要表现为同条件养护试件取样留置部位或养护条件不当,钢筋保护层检验数据不完整、真实性差等。本文就实体检验中有关检验方案的制定、试件保护和温度记录、钢筋偏差的过程控制、开槽检测法以及检验结果的合格判定等问题进行探讨。
1、实体检验方案的制定
结构实体检验的具体部位和构件数量,应根据单位工程结构重要性,由监理与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检验方案可列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也可以单独编制。
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其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件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考虑到基础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无实际意义,故不宜留置;装配式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则应留置试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主要是指显著影响结构承载力的梁、板类构件。各抽取构件数量2%且不少于5件,当有悬挑构件时,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据此建议:一般.框架结构,至少应取主梁5根,测定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并至少取较大跨度板5块,测定其上层受力筋保护层;一般住宅工程,可取5根阳台悬挑梁,测定其根部主筋保护层,取5块较大跨度板,测定其上层纵向受力筋保护层。梁、板受力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设计规定,其实体检验允许偏差值,梁为+10,—7mm,板为+8mm、—5mm。2、试件保护和温度记录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现场靠近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养护方法与结构实体相同。并对试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放入焊制的钢筋笼内并加锁,防止被碰撞损坏。
同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