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中的应用
加单桩端承力。根据该大楼桩基检测中心做的高应变测试曲线分析,由于后注浆工艺使桩端持力层(卵石层)端阻进入微风化岩层,进一步证实桩端注浆的有效性。
4.2.有效提高桩侧摩阻力
由于浆液沿桩周向上扩散泛浆,能部分增加单桩摩阻力,根据现场开挖情况,部分桩在桩上部可见5~15mm厚的注浆层。
4.3.能消除一些不明不良地质现象,改善桩身受力情况
在施工中,桩注浆量均大于设计注浆量1.5t,部分桩浆量大于2.5t,个别桩达到9t。根据基础开挖到桩顶标高时(-7m左右)发现脊脉状注浆物存在,厚为50~150mm不等,且不规则,说明后注浆工艺能消除部分不良地质的影响。
4.4.加固地基
由于全部工程均采用后注浆法施工,由于浆液对桩周土的压密作用,并使部分浆液渗透土粒、砂粒、砾石粒之间的间隙里,使其固结与四周地层紧密相依,从而使整个地基得到加固。
4.5.工艺先进
后注浆工艺在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先进的施工工艺,是科学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运用,由于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已在世界范围内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5、桩端压浆工艺提高承载力机理简析
由于此工法应用时间尚短,研究有待深入,对其机理简述如下:
对于采用泥浆护壁工艺成桩时,往往在孔底形成一个沉渣软弱层,即使通过置换泥浆或抽渣筒排渣等认真清底措施,也很难达到清除沉渣的标准。通过设置于桩底的柔性注浆腔压入水泥浆,浆泡逐步扩大并向外挤压,就会压密沉渣软层而硬化此层,继而对桩端土层产生压密,从而大大提高桩底土层的刚度和强度,促使端阻同步甚至超前发挥。同时,压力胶囊在注浆压力作用下产生径向扩张的过程中,将使其周围梨形区范围内的土体受到挤压和剪力作用,将迫使土体压密并对桩身下端产生握裹效应,使得桩侧阻力也会有所提高。至于能够对桩身下端产生握裹作用的范围,参照梅霍耶夫承载力公式解约为桩径的4~8倍,甚至更大,并随桩端处土体抗剪强度增大而增加。桩底沉渣软层的压实硬化,桩端土层的压密,相应的支承面积的扩大以及在桩身下段土层对桩体产生的握裹效应等综合作用,使桩端压浆能提高桩的承载力。
关于采用压浆工法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数值,对于不同持力地层、不同长度的桩,据已有注浆桩与普通桩试桩资料对比,综合为0.2~2.0倍(这里的0.2倍是指桩端持力层为软弱的粉质黏土土层)。本地区的持力层多为中密一密实砂、砾石或卵石层,桩端压浆桩的极限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