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

[作者:曹忠[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土地置换安置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的蓬勃发展,使村镇建设市场发展迅速,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成为常抓不懈的主题,成为村镇建设的核心。本文主要阐述了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强化村镇建设安全管理的对策。
  1 前言
  村镇建设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民生工作和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更是关系到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就村镇建设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村镇建筑安全一般事故多发,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事故频发表明村镇建设市场管理形势还很严峻,也暴露出村镇建设安全管理及技术服务在法制、机制、体制、制度及工作措施、工作力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一些发展较快的镇,其经济、人口、用地规模和工程建设实际上已具备中小城市的水平,而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机构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村镇建设管理体系不建全。长期以来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责主要局限于县(市)城区,对村镇未得到应有重视,存在明显的体制缺陷。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权大多止于县(市),乡镇政府处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最前沿,却未被赋予更多的管理权限,经常面临有责无权、有事难管的窘境。对于村镇大量存在的违章建筑和时常发生的违建行为,县(市)建设执法部门与乡镇政府之间沟通渠道不畅,缺乏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执法部门限于人力无法处理,而乡镇熟悉情况,但无权执法的两难局面。二是村镇建设管理机制落后。村镇建设工作的传统管理模式,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村税费减免和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使村镇建设工作也失去了资金保障。各级政府扶持村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协调性不够,推动村镇协调发展的合力小。三是国家支持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太少,并且投资分散。乡镇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减免等改革带来了管理模式的变化,乡镇一级村镇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