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设计和施工实践经验,对公路桥梁中的预应力技术作了简要分析,总结归纳了容易被施工人员忽视的一些技术问题。
关键词: 公路桥梁;预应力;问题
相比传统的公路桥梁建设技术,虽然预应力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却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预应力技术越来越深入的运用,原来存在的很多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其发展空间也将越来越广泛。
1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运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公路桥梁的主体结构,在边坡锚固等方面的应用也为工程建设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材料。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轻结构自重,增强结构的抗裂性能,降低结构主拉应力,提升结构刚度,具有便捷施工、设计安全等特点。因此,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运用价值。
2 预应力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
2. 1 预应力钢绞线的选择
近几年,国内外选择的预应力材料主要有钢筋、冷拉钢丝、低松弛钢绞线等。其中,低松弛钢绞线具有造价经济、使用方便、建筑美观等优点,已在桥梁、核电站等大型建筑上得到很好运用,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大型施工企业的重视。
相比其他钢材,预应力钢绞线的使用可节约1/3左右材料,其经济、社会效益也逐渐凸现出来。选择预应力钢绞线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有规格、尺寸、延伸率等。
2. 2 预应力锚具选择
锚具的选择主要考虑机械锚固与摩阻锚固两种方法。机械锚固是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一个适合在预应力钢材端部使用的锚碇工作条件,并加以锚固;摩阻锚固主要是将预应力钢材形成锚旋作用将其“挤紧”,这一类型品种繁多,应用也相对广泛,穿索较方便,但预应力损失较大,在连接方面不够便捷。
2. 3 预应力效应分析
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实践中,首先设定预应力钢筋的分布图,然后对整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状态进行应力分析,详细检查各截面应力的具体状态,当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当改变钢筋的分布,以求设计出能够满足应力的有效分布图,即预应力筋、锚具和体系设计都取决于效应的分析。
2. 4 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混凝土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通病,尤其是在大型公路桥梁施工中极易出现。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可以有效避免裂缝的出现。预应力的应用是在混凝土结构使用之前,将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压,即钢筋在张拉后,通过自身的回缩,让受拉区能预先感受到钢筋施加的压力。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