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摘要:本文从工程分包控制、工程材料采购和物料管理控制、工程变更控制、索赔控制这四个方面来详细研究施工结算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项目施工,分包工程,造价控制,工程变更
1.引言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是许多结算依据形成的过程。实施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正是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因此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如下:工程分包控制、工程材料采购和物料管理控制、工程变更控制、索赔控制。
2.工程分包控制
一般说来,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2%左右,人工费主要根据工程项目所需用工量以及人工单价而确定。由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外来民工,在施工现场中以班组承包的方式较多。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各个班组进行筛选,选用技术熟练的班组承包各工种的施工作业,这样能从现场施工作业这第一道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造价。
另外在工程建设中,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如防水工程、变配电所安装工程、通讯工程、绿化工程等,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通常也采用工程分包流程控制图(如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图1工程分包流程控制图
工程分包流程控制图(图1)中控制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内部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在这一环节不仅需要合理的评审方法而且也需要参与评审的人员做到客观、公正,以免利益输送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各企业都制定了内部资格预审评审办法,目的是有效的控制专业分包队伍的选择,尽量选择有施工经验、专业能力强、报价低的专业队伍。
例如:某企业内部评审委员会在评审过程中,由参与资格预审评审打分的专业人员依据公司内部制定的资格预审评审办法(见表1)进行背靠背打分,并填写资格预审评审表,根据各施工队伍的总得分进行排名,得分最高的三家,可以参加某工程的投标活动。
表1资格预审评审办法
评分条件
评分标准
得分
评
标
内
容
劳务进京手续
(30 分)
有合法手续
30 分
无合法手续
0
同类工程施工经验(近三年内)(30 分)
50000 m2以上
30
20000 m 2 ---50000 m 2
20
20000 m2以下
10
管理人员岗位证书(20 分)
有上岗证书
8 分(每有一个增加1 分,满分为20 分)
无上岗证书
0
人员总数(10 分)
已达到本工程所需人数
10
未达到本工程所需人数
0
合作关系(10 分)
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10
一般的合作关系
5
很差的合作关系
0
没有合作关系
0
通过以上的资格预审评审后选定的施工单位参加工程分包的投标活动,经过开标、评标活动,最终选定中标单位。中标单位与公司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后,进入合同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分包不能解除总承包人的任何责任和义务。总承包人应在分包场地派驻相应管理人员,保证工程总包合同的履行。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行为或疏忽导致工程损害或给建设单位造成的其他损失,总承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因此,要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3.工程材料采购和物料管理控制
工程材料费用占工程造价的60%-70%,由于材料品种和规格多,用量大,所以其变化的范围也大,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加强工程材料的费用控制,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签收—领用—使用—监督—回收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制,落实到人,工程材料采购和物料管理控制流程图见图3。工程材料采购和物料管理控制要着重以下几个环节:
(1)以最佳的方式采购材料,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多家比选,大型的工程项目也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
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除了有优惠的折扣外,还有相互信任的关系,如质量上、数量上、付款方式上都是相互信任的。
(2)签订供货合同,通过供货合同进行有效的价格控制。
在签订工程材料供货合同时也要恰当的选择合同的形式、付款的时间、支付方式,同时在合同中也要明确风险的约定。
从上例可以看出,在签订供货合同时,一定要将材料、设备的价格风险考虑在内。
(3)按工程进度计划供应工程材料
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施工现场需要多少材料进场,应以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为原则。由于材料供应不能大量积压,因为积压的材料增加了材料的损耗和保管费用,所以要控制好材料成本,必须按施工进度计划供应材料。
(4)严格验收制度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