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高层建筑结构中结构震动控制的科学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中结构震动控制的科学应用

[作者:张建新[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置应该简单明了,但也能在复杂的结构中起作用。另外,不要排除抗震缝的使用,抗震缝可以把高层建筑的整天结构划分为很多个子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给这些子结构施加相应的侧向约束,并利用设置在抗震缝中的吸能器吸收这些子结构的能量,使整个建筑物的结构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震动控制体系,有吸能器为建筑结构提供水平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结构的振幅。从而对高层建筑起到保护作用。
  (五)合理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和质量调频减振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一些隔震装置,这些隔震器与吸能器共同起作用,因此,隔震器要求有足够的刚度来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能使吸能器进入吸能状态。隔振器能使结构与基础面形成柔性滑动,从而使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加大,这就使得地面震动与建筑物隔开(如图1.芦山县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楼采用的隔振技术示意图)。一般情况下,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比较适合用隔震器,而对于高层钢建筑则不适合。另外,隔震器对场地土与震动波的特性也是有要求的,必须充分了解建筑物及周边环境情况才可以选用。质量调频减振技术司通过增加结构的质量,来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进而增大阻尼,降低结构的反映。比如在结构的上部设置质量块,一般设置水池,用它产生的惯性来减振。
  
  图1.芦山县人民医院心门诊综合楼采用隔震技术示意图
   (六)适当采用主动控制技术
  我们知道主动控制技术的成本特别高,但减震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液压系统来对结构施加控制作用,或者是利用气体脉动发生器对建筑的结构顶部施加短时间的控制。但是,主动控制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结构震动控制也随之得到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和混合控制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隔震系统和主动控制系统的相结合的联合应用会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高层建筑结构震动控制的应用方向。
  参考文献:
  [1] 蒋长江,柳玉良.中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及前景展望[J]. 科技传播. 2010(18)
  [2] 薛尚铃,徐革.重庆金融城南区工程结构设计[J]. 钢铁技术. 1997(06)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