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的生产及技术质量控制
水用量的计量精度,虽然用量较少,但对混凝土质量及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混凝土厂家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过程确认的程序》(ZB/ZC-015-2001)和《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ZB/ZC-026-2001)中对原材料计量控制工作有明确规定,如:
5.1计量设备的校准时机
①新设备使用前;②设备经修理重新使用前;③因设备原因造成产品质量出现较大波动时;④设备正常使用时定期校准。
5.2定期校准频次
①骨料称,每月或混凝土生产方量不超过1万方;②水泥称、粉煤灰称,每半月或混凝土生产方量不超过2千方;③水称、外加剂称,每周或混凝土生产方量不超过1千方。④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质量异常时,应随时校准。
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均按重量计,并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分别单独计量。通过采取上述各项措施,从而能够确保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不超过现行国家标准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的要求。
6.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裂缝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特别是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自身的特点,使之比现拌混凝土有更大的开裂可能。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温控施工的核心是,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控制混凝土浇铸块体内部温度及其变化,以达到控制混凝土浇铸块体温度裂缝的目的。我国著名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专家王铁梦教授所著《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一文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提出如下综合措施:
6.1设计方面
①合理布置分布钢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变截面处加强分布筋。②避免用高强混凝土,尽可能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最好采用60天或90天强度。
6.2材料方面
①科学地选用材料配合比,用较低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用量。②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
6.3施工养护方面
①用保温隔热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②控制水化热的升温,混凝土中心与外表面的最大温差不高于25~30℃,总降温差不超过30℃。(GB50496-2009规定: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③控制降温速度。(GB50496-2009规定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④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和保湿。
对设计方面配筋和龄期的要求,我们往往忽略得较多,并且对施工方面的养护、测温、保温及降温的要求较高,应予以重视。
7.结束语
从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泵送浇筑施工、养护、测温等各个环节都严
5.1计量设备的校准时机
①新设备使用前;②设备经修理重新使用前;③因设备原因造成产品质量出现较大波动时;④设备正常使用时定期校准。
5.2定期校准频次
①骨料称,每月或混凝土生产方量不超过1万方;②水泥称、粉煤灰称,每半月或混凝土生产方量不超过2千方;③水称、外加剂称,每周或混凝土生产方量不超过1千方。④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质量异常时,应随时校准。
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均按重量计,并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分别单独计量。通过采取上述各项措施,从而能够确保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不超过现行国家标准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的要求。
6.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裂缝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特别是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自身的特点,使之比现拌混凝土有更大的开裂可能。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温控施工的核心是,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控制混凝土浇铸块体内部温度及其变化,以达到控制混凝土浇铸块体温度裂缝的目的。我国著名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专家王铁梦教授所著《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一文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提出如下综合措施:
6.1设计方面
①合理布置分布钢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变截面处加强分布筋。②避免用高强混凝土,尽可能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最好采用60天或90天强度。
6.2材料方面
①科学地选用材料配合比,用较低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用量。②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
6.3施工养护方面
①用保温隔热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②控制水化热的升温,混凝土中心与外表面的最大温差不高于25~30℃,总降温差不超过30℃。(GB50496-2009规定: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③控制降温速度。(GB50496-2009规定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④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和保湿。
对设计方面配筋和龄期的要求,我们往往忽略得较多,并且对施工方面的养护、测温、保温及降温的要求较高,应予以重视。
7.结束语
从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泵送浇筑施工、养护、测温等各个环节都严
Tags:
上一篇: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下一篇:砌体房屋墙体裂缝控制的感思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