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
摘要:本文以南昌赣江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平面杆系计算程序对大跨铁路连续梁桥施工进行了模拟计算,从而确定主梁的施工模型。希望本文的提出,能为其他大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传统钢桥悬壁施工拼装方法的广泛使用,再加上“顶推法”与“逐跨架设法”的有效结合,使得连续梁桥用经济有效的高度机械施工方法代替传统昂贵的满堂支架施工方法。致使连续梁桥施工方法重新获得了外界的关注。
1.工程概述
南昌赣江大桥横跨赣江,大桥主梁孔径布置为(70+4×125+70)米连续梁,桥梁梁体为变高度、单箱单室桥梁,桥梁梁体全长620.5米,中跨中部25米梁段和边跨端部23.5米梁段为等高梁段,其中梁高为5.5米,中墩处的梁高为9.8米。箱梁顶板快11.5米,箱底宽7.0米,全桥顶板后52.5厘米,底板的厚度在55-95厘米之间,腹板厚45-85 厘米。全桥共6个T构、11个悬臂,每个悬臂由16块(边跨为15块)长度不同的节段构成,其中1#-5#块长度为315 米,6 #-11#块长度为320 米, 12#-15#块长度为415 米,合拢段长度为220 米。该连续梁采用分段悬壁浇筑施工方法,具体方法为:先在1#-5#灌注临时支座,然后再灌注0#,通过向两侧灌注5#-20#,从而形成6个T构,然后将2跨和2跨合拢,紧接着对16号进行悬壁施工,通过在15#和20#两侧设立托架,并于托架上现浇边跨17#梁段、合拢边跨,并拆除16#、20#主墩顶的临时支座;最后合拢第3跨、第4跨,拆除17#~19#主墩临时支座,形成整个连续梁体系。
2.结构施工安全验算及施工理想状态变形计算
2.1计算模型
应用桥梁平面杆系分析软件对桥梁的离散型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构主要包括桥梁的墩柱以及主梁,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全桥分成190个单元进行分析,桥梁结构的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图2是单T构最大悬壁状态模型图。
2.2荷载参数的计算
在计算荷载参数的时候,应该仔细考虑以下五方面对计算结果的影响:①恒载;②活载;③基础不均匀沉降;④温度效应;⑤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和预应力效应。
2.3施工阶段梁体应力的验算
在进行桥梁正式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对施工阶段梁体的应力进行验算。全桥共分为80个施工阶段,桥梁各单元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应力值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最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