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初探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方法

初探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方法

[作者:李雪健| 打印 | 关闭 ]
  2.2.2 路桥一体化设计。传统的措施之所以不能够彻底的消除桥头跳车的根本原因是台背路基工后必然发生沉降,并且沉降量是不能够确定的。采用路桥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桥台与路基之间产生高差,因而防止了桥头跳车现象,这是因为把路基看成了桥台的一部分,因此,在运营期间桥梁能够主动灵活的适应路基产生的工后沉降,此外,在桥墩上设置可以升降的支座还可以保持纵坡度的平顺以保证其服务水平。当遇到地质差、路堤高、工期有特殊要求或者预计桥头工后沉降量较大的多跨桥梁,为了保持纵坡度的平顺提高行车的舒适性,通常在桥墩上设置可以升降的支座,等到桥头沉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调整支座高度来保持纵坡平顺。路桥一体化的设计仅仅是提供了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新思路,具体的处理措施还需要经过实际的应用进行完善。
  2.2.3 “柔性”桥台。柔性桥台的处理方式是采用土工栅格或加筋土的方式将台帽直接设置在土体上,但是设置的前提是必须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土体稳定,通过这种措施可以达到桥台和路堤同时变形和沉降的目的,从而消除了桥头跳车的现象。对于跨径小于等于10m的桥梁,主要考虑排水和承载两方面,可以在搭板与加筋土顶部的空隙间填充合适的填充材料;跨径大于10m的多跨梁桥,在桥墩处设置伸缩缝以减小桥台的冲击力来防止土体冲刷和流失。应当通过结构计算来确定桥梁边跨的跨径。梁式桥通常多采用柔性桥台,而水平推力较大的拱桥不适合使用柔性桥台,并且一定要考虑防止路面或桥面的水渗入土体台身,通常在搭板与台顶处设置粗粒料排水层或塑料插板排水层等措施对台顶进行处理。
  桥头跳车是高速公路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国内外的大量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了造成桥头跳车的原因。桥头跳车不仅影响行车的舒适性,还会对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或消除桥头跳车现象。本文针对造成桥头跳车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有效降低桥头跳车现象,增加行车舒适度以及安全性,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宏江.桥头跳车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09(24).
  [2]黄良钦.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理论与施工[J].桥梁建设,1999(03).
  [3]王明怀.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成因与控制[J].中国市政工程,1996(02).
  [4]任峥嵘.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路桥过渡段的沉降控制[J].建筑,2010(09).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