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应实现几个转变
贴政策,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增加产销对路的农产品供给。二是政府应加大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保护。据统计,2007年我国净进口粮食2245.3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29%。粮食进口量虽然比例不大,但给国内农产品价格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不违背WTO规制的前提下,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加以适度保护是必要的,也是诸多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三是必须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施支持价格。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严重偏低,与工业产品价格形成了较大的“剪刀差”,对农民利益造成了隐性侵害。为改变农产品价格偏低问题,我国政府对主要农产品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而且近年在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为农民增收改善了条件。但是,一方面由于最低收购价仍然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没有完全到位,存在拒收、限收和压级压价的现象,导致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效应有限。因此,政府应解放思想,不能只强调粮价稳定对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性,更应看到农民增收缓慢对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应只看到粮价上涨对城镇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更应看到粮价偏低对农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应只强调支持粮价上升的财政支出,更应看到粮价上升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建议政府创新农产品价格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真正的支持价格政策。
三、创新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差别待遇向国民待遇的转变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隔离和差别待遇,主要表现为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性。一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据资料显示,我国 农民基础教育的投入远不及城市的1/3,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失学和辍学严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个学生所使用的预算内的公共经费,农村相当于城市的比率,小学为29%,初中为31%。农村教育资源占有的不足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硬件和师资力量的缺失,影响到农村的教育质量,最终造成农民知识能力的低下,农民增收艰难。二是社会保障的不公平性。由于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条件的制约,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内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没有,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也很低。据统计,2007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171万人,全年共有39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仅占全体参保人口的7. 6%,全年共支付养老金仅40亿元。
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是一种歧视性制度,把农村居民置
三、创新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差别待遇向国民待遇的转变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隔离和差别待遇,主要表现为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性。一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据资料显示,我国 农民基础教育的投入远不及城市的1/3,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失学和辍学严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个学生所使用的预算内的公共经费,农村相当于城市的比率,小学为29%,初中为31%。农村教育资源占有的不足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硬件和师资力量的缺失,影响到农村的教育质量,最终造成农民知识能力的低下,农民增收艰难。二是社会保障的不公平性。由于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条件的制约,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内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没有,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也很低。据统计,2007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171万人,全年共有39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仅占全体参保人口的7. 6%,全年共支付养老金仅40亿元。
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是一种歧视性制度,把农村居民置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