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革的思考
抗风险能力,扩大贷款面。同时,应适当提高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比例和金额,可考虑对本年度小企业贷款余额增幅超过上年基数5%部分风险补偿由目前的8‰提高到1%。福建中小企业许多是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对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贴补和信贷资金支持,建立供应链应急资金保障制度,保护龙头企业不倒,并通过龙头企业给其配套的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缓解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信用评级,财政资金贴补评级费用,通过信用评级为实施政策扶持的企业把好信用关,帮助商业银行筛选中小企业客户、控制风险。通过财政注资成立福建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面向全省担保机构开展再担保业务,通过增信和分险服务。提升我省担保机构信用放大能力,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同时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券提供担保成立地方投资集团公司,借鉴重庆、上海等地做法,以此为融资平台,发行中期票据、地方政府债券等。通过开发基础设施信托产品,筹集地方建设项目资金,腾出更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需要相应的配套体制。福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经贸委下设中小企业处,级别较低,权力有限,不便于部门协调。考虑到福建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应单设中小企业局,负责行业整体规划、重要项目确定、扶持资金安排、相关部门协调等,使其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强有力主管部门。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