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作者:王宏松[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推广对医院的会计核算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新农合医疗制度,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
  一、新农合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过程存在的问题
  1、会计科目的设置缺乏公益性.新医改关于体现公益性的要求,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会计科目提出了要求和挑战。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会计科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体现公益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缺少体现公益性类会计科目,不能提供医院公益性质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医院尤其是非营利性医院具有承担救助三无病人、国家自然灾害抢救的职业责任,而且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尚未形成有效责、权、利相对称的补偿机制。目前统筹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科目基本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会计科目的设置,但各地的会计科目名称并不统一,这给基金的监管和信息的统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医院来说设立公益性类相关会计科目,如公益性支出、公益性补助以区别一般意义的业务收支、财政拨款收支,能够有效地体现其公益性,具有明显实际意义。另外,对一般门诊支出与规定项目体检支出的科目设置不合理。为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部分试点地区给予参保人一定比例的门诊补偿和一些规定项目的健康体检。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这类支出毕竟不属于大病统筹的范畴,虽很多地方将其作为合作医疗对参保者的一种补偿形式,但就目前基金的承受能力看,将其提升为一级科目的做法有悖于国务院有关文件中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
  2.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