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性研究
(PPEt/At-1)+ 3(IAt/At-1)+ 4(INVAt/At-1)+ 5(CFOt/At-1)
(1)
其中,NDAt为第t年的不可操控应计利,△REVt为第t年与t-1年营业收入之差,△RECt为第t年与t-1年应收账款之差,PPEt为第t年固定资产原值,IAt为第t年无形资产原值,INVAt为第t年存货总额,CFOt为第t年经营净现金流量,At-1为第t-1年总资产。
其中, 0、 1、 2、 3、 4、 5由以下模型估计得出:
TAt/At-1= 0(1/At-1)+ 1(△REVt/At-1-△RECt/At-1)+ 2
(PPEt/At-1)+ 3(IAt/At-1)+ 4(INVAt/At-1)+ 5(CFOt/At-1)+μ
(2)
TAt表示第t年的应计利润总额。
为了在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时更方便,将模型(2)简化为下列形式,其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意思表示不变:
Y= 0+ 1X1+ 2X2+ 3X3+ 4X4+ 5X5+μ(3)
在该模型中,各个解释变量都被认为是影响应计利润总额的因素,既有正方向影响,又有负方向影响。同时不管是解释变量还是被解释变量都除以了上一年总资产,这是为了在分析是否存在盈余管理时,排除资产规模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选取的建筑业上市公司数据,经过进一步的整理,其中TA=NI-CFO,剔除资产规模的影响,代入模型(3)中,利用Eviews软件做数据处理,得到系数 0、 1、 2、 3、 4、 5 。
该模型的R2和调整的R2都接近90%,说明该模型的总体拟合程度较高,F值较大,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整体解释能力较强。同时还可以看出,总体应计利润与无形资产、存货、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呈负相关关系,总体应计利润和营业收入增加额与应收账款增加额之差、固定资产呈正相关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0.025(89)=1.995 , X1、X2、X3、X4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利用上述估计出的 0、 1、 2、 3、 4、 5,将其代入模型(1),计算出NDA,再利用DA=TA-NDA,计算出DA,计算结果统计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操控性应计利润(DA)显著大于0,说明建筑业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且DA平均值大于0,说明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
上述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的总体解释能力较强,可以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五)局限性
由于受建筑行业整体规模和样本筛选条件限制,满足条件的上市公司只有24家,本文仅收集了最近5年的数据,样本数据偏少,结果可能未能反映建筑业的整体水平。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将时间序列数据变为截面数据,只是将解释变量都除以前一年的资产总额,可能会对数据的代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只利用Eviews软件做了简单的分析,要想做更深入的分析,需要利用分析能力更强的统计软件如SPSS软件。
四、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对策
上述实证结果证明了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盈余管理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让会计信息更可靠,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一)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根据经济环境的具体变化,修订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准则要适用于国家的不同经济行业、部门,要求有统一性;各个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又要求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在制定或修订会计准则时,要处理好灵活性与统一性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会计信息相关、不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对各会计政策、方法的应用条件做出具体规定。
(二)应该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相关制度
我国对公司上市、增股、配股、退市等资格的相关规定基本上都与上市公司的利润指标相联系,上市公司可能会利用利润指标达到各种目的。如果建立一套相关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包括利润指标,还包括销售增长、经营净现金流量等指标,这样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三)强化审计监督,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注册会计师审计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防范过度盈余管理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注册会计师具有较强的审计独立性、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执业质量和执业经验就可以更全面地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发表更加公正合理的审计意见,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除了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之外,还应该加强审计准则建设,建立完善的审计准则体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保证注册会计师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开展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2.陈小悦,肖星,过晓燕.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1).
3.丁珉.我国A股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7.
4.张昕.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8,(4).
5.刘静.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融资行为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杨丽丽.基于会计估计变更的盈余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