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探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探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审计的形式进行储存和备份,例如应保留应收、应付款等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余额。
        2.2 对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  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和调查等方法,也是由人工完成的。虽然电算化下人工审查技术仍有必要,但计算机辅助审计,效率更高。审计人员在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的前提下,应先对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核查,必要时采用专业软件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并要不断的积累经验。 
企业应采用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如 :ERP软件,因为其在初始录入凭证时有一条记录记载,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什么时间改动的,由谁操作的,具体在哪项功能中变动的,均可一一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
  由此可见,新的内部审计已经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财务手段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所以,企业应根据财务制度和内部审计的需要,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审计方法和手段。
        2.3 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手工系统中,审计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结合运用各种审核检查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目的。然而在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以后,审计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线索、内容和技术手段都发生了改变,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很难实施跟踪审计,并且一些审计人员不熟悉电算化系统,无法识别、审查内部控制,也就无法参与审计工作。因此,审计人员除需具备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且熟悉有关政策,法令法规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及舞弊要有清楚的认识。
        3  如何推动内部审计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立法工作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流通、电子数据审核、电子合同审核、电子签名辨别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信息系统合理性、安全性保障措施、网络信息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认证、认证中心和数字证书的法律地位等,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