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情感缺失
2.学习者。学习者性格、学习目的与自制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学习者视觉疲劳间接导致情感缺失。社会进步要求人们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远大于对情感的需求,学习者本身对情感获得没有足够的重视。
3.环境。“人—机”交互环境,面对不会说话的计算机,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会受挫,情感交流就会成为虚谈。海量的网络信息给人们带来刺激感,同时使人们失去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和判断力,甚至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网络虽使人们的交流快捷方便,却使人们心理之间越来越遥远。
三、情感缺失的策略探讨
1.教师。首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彻底地转变会很困难,这将会是一个长时间的努力方向。不能仅从结果进行评价,要兼顾到学习过程,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网络素养等方面。其次,以学习者为本,切实做到对学生负责,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把情感因素融入到课件或课程中,多设计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协作式方式,对学习者的疑问及学习状况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再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新技术,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教师应重视情感性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古代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教师只有用正确的思想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情感因素才会对学习者产生积极影响。
2.学习者。首先,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拥有一定的网络自制力。学习者也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要多进行独立思考。再则,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媒介素养可以避免网络迷航现象的产生,能使学习者对网络信息有一定的判断力,更有利于学习者的网络学习。
3.环境。就网络的时空限制而言,在线的实时交流可以使师生彼此看得到对方,这样把传统与网络结合到一起,对学生也有束缚,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彼此进行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另外也可采用情感计算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先进技术。
对网络上出现的海量信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取舍才能达到最好效果,这就需要网络管理人员能过滤掉消极信息,对媒介素质不高的学习者而言,可避免他们在网络中迷失自我。网络交互系统如BBS、学习论坛、电子邮件、博客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师生进行沟通。
四、结束语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合理地应对情感问题,才能发掘它的积极作用,有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