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社会责任审计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工具,它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后果,提出审计报告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决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属于一个新生事物,且没有严格的标准遵循,而通过社会责任审计可以使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道路。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审计,主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包括社会责任会计要素信息和社会责任绩效信息,重点审计其真实性、正确性和客观性,确保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要。由于社会责任范围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审计人员除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拥有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制度,保证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质量,首先就必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等独立中介机构的作用,确保审计者的独立性。同时,要及时制定企业社会报告审计准则或标准。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审计机关及注册会计师协会要积极推动这一进程,借鉴国外己有标准,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制定一套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标准,明确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主体,设计科学合理的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方法和程序,拟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主要形式,使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有据可依。审计机构实施审计后,应撰写专门的审计报告,说明审计业务的范围和目标,说明开展审计工作时应用的专业审计标准,公布完整的审计报告,对审核报告的内容负责。为确保审计质量,国家审计机关还应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开展社会责任报告审计业务的指导,加大对社会责任审计结果的复核与监督力度。
(四)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的质量和社会责任会计作用的发挥。推行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从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传统会计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在基本掌握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和财务技能,并精通生产经营知识。但是面对社会责任会计问题,会计人员都必须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学习并掌握社会学、福利经济学、计量学等学科的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没有这样的一个知识结构,会计人员是无法适应社会责任会计的要求的。因此,今后的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应该逐步走出只注重会计技术和会计方法教育的误区,应该逐步加强诸如社会学等的学科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其知识能力素质,也包括其思想素质。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而不能仅从企业利益出发漠视、掩盖企业社会责任。
(五)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应大力宣传有关社会责任知识,以提高企业包括厂长经理在内的各级人员对推广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针对目前有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对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的现状,应鼓励企业在运用 社会责任会计过程中,通过实践工作中社会责任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认识,为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应用扫除认识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于增彪,何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披露与评价[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06).
[2]孙红梅,蒋娜,岑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浅析[J].财会通讯,2011(20).
[3]胡慧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J].审计与理财,2011(06).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