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企业如何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如何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作者:孙庆根[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管理办法。具体包括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岗位划分,各岗位的责任范围等。二是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包括会计部门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的任职资格、招聘、岗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等内容。三是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知识的交接和会计资料的交接。四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材料的形成与归档,会计档案的分类、排列与编目。会计档案的保管与统计,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等内容。五是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包括软件的选择、系统初始化、密码管理、系统维护等内容。六是会计业务流程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七是会计检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检查的内容、会计检查的周期、会计检查的组织实施、会计检查结果的使用、会计检查结果的反馈等内容。
  (二)建立规范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会计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会计政策不规范,就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其失去作为预算考核依据的合理性基础。在实际业务中,一些大的集团公司或是管理规范的公司(如上市公司)都建立了规范的会计政策。由于公司的规模和涉及的业务不同,对会计政策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会计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会计政策。包括会计期间、记账本位币、依据的会计准则或制度、报表编制的基础等。二是具体会计政策。包括会计要素的分类、确认依据、计量方法等。
  (三)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
  在企业的核算、预算管理中,各责任中心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性,是减少工作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强化考核的前提。有些企业的预算由各部门编制,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数据难以汇总,核算数据不能与预算指标匹配,难以实施考核。由于没有核算数据,不得以再由被考核对象提供统计数据,结果出现了由被考核对象提供考核用信息的逻辑悖论,难以发挥考核的作用。所以,要使核算、预算管理规范化,必须实现会计科目统一化。一是由控制预算、核算管理的核算主体制定会计科目,并明细到一定级次。二是在已经规定的会计科目级次上,下级核算单位既不能增加科目,也不能减少科目。只能在最末级下设科目,以保证数据的汇集能够自动完成。三是各级核算单位设置科目的明细程度以满足本级单位的预算、核算需要为最低原则。如,集团公司在进行预算考核时,如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