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浅议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浅议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作者:卢桂成 孙杨[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本身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求实现全员全过程管理。要有合理的制度完善专项经费的申报、使用、考核等流程。专项经费的提供部门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资金用途申报与经济业务实质是否相符进行严格核对。高校财务部门的会计信息系统要能实现最深远的实时监控,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审计部门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并做好预算监督考评工作。
  (四)细化项目的共性支出,提高资金效益。如前所述,专项经费的申报和预算编制都是各自独立的,获得批准后的预算也是各用各的,彼此没有任何的交集,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高校的很多部门申请的专项经费在使用的支出上是有一定共性的,高校可考虑将不同的专项经费按其编制的预算支出明细进行分类配比,建立一定的联系,将不同项目中经常发生的具有共性的支出可进行一定时期的统计分析,并通过高校比较方便的信息系统进行公开,可以使相关的人员知道哪些设备是学校已经拥有了的,有效实现共享,减少设备等的重复购置和资源的闲置。
  (五)细化专项经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项目终了,要判定项目支出是否都达到事前申报中专家委员会论证的目的,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核算内容是否准确,支出进度是否严格按照预算进行,项目是否如期完成等。
  将高校专项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估要能涉及到被考核部门、员工个人的利益,如与年终的考核奖惩相挂钩。考核建立在科学测量与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细化考核科目、考核内容和指标,可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定性分析:(1)战略目标:分析考核预算执行是否与专项经费预算编制时的战略目标一致。(2)合规目标:分析考核预算执行是否符合合法合规目标。2.定量分析:(1)专项经费资金完成率=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数/项目专项资金预算数×100%,该指标有效反映了预算编制精确程度专项经费的预算完成情况。(2)项目实施后人才增加率=(期末同级别人才数-期初同级别人才数)/期初同级别人才数×100%,该指标可反映专项经费的使用是否提高了学校的人才竞争力。
  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工作关系到高校长期的发展,高校要适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科学申报专项资金,科学细化预算的编制,提高预算执行的水平,加大预算的考核考评力度,充分发挥好专项资金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注:本文系高校预算精细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JA630007)
  参考文献:
  1.佘文琰.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管理探析[J].经济与教育,2011,(6).
  2.徐英.高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初探[J].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11,(7).
  3.陈丽梅.事业单位预算全员过程管理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
  4.常杰.对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问题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1,(11).
  5.孙思惟.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探析[J].会计之友,2011,(9).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