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所得税在新企业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纳税调整
分收入及费用并不包含会计上的税前会计利润。之所以要进行纳税调整净额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能够更为清晰的分析会计、税法上存在的差异,公式中的纳税调整增加额与纳税调整减少额、收入调增额与收入调减额,并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对应关系,它们只是纳税申报表中的不同条目。此外,在分析会计与税法二者之间的差异时,还应该关注这些差异最终所影响的内容,是影响企业收入还是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如果是影响收入的,那么就要去分析其具体是调增收入项目还是调减收入项目;如果是影响成本费用的,那么要分析是因成本费用多计出现的调增额,还是因为成为费用少计而形成的调减额,之后才能够对纳税调整增加额或者纳税调整减少额项目进行填写。
纳税调整不仅仅是简单的税款计算申报,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动态的业务活动,是企业进行纳税申报以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重要保障。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协调原有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会计、税法差异,这就更加突出了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沈玉平.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趋同性[J].税务研究,2004(1):40-43.
[2]戴德明,姚淑瑜.会计一税收差异及其制度因素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研究,2006(5):48-59.
[3]王素荣.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J].涉外税务,2004(9):69-71.
纳税调整不仅仅是简单的税款计算申报,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动态的业务活动,是企业进行纳税申报以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重要保障。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协调原有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会计、税法差异,这就更加突出了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沈玉平.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趋同性[J].税务研究,2004(1):40-43.
[2]戴德明,姚淑瑜.会计一税收差异及其制度因素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研究,2006(5):48-59.
[3]王素荣.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J].涉外税务,2004(9):69-71.
Tags:
上一篇: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下一篇:基于税收征纳主体关系的税务筹划研究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