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作者:王晔[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计这个牛鼻子,创新审计监督方式,特别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采取与财务部门联审、单一项目(资金)复审、独立组织审计力量会审等方式,形成“拳头”力量,以增强预算的执行力,提高监督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才能不断为基层党委科学理财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向效益审计层次拓展。经济责任审计要由“查错纠弊” 的合规性向绩效管理职能逐步转变,促进审计转型。上级审计部门应尽快出台合乎基层实际的效益审计工作标准和指南;在实践中,注重借鉴国家关键指标的概念,重视收集部队公用经费消耗、装备信息化等方面指标信息;在标准制定中,要尽可能量化审计内容、细化各项标准,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效益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规可查”。三是要以科技手段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上级部门要发挥人才物力雄厚的优势,采取向基层部门倾斜的政策,研究开发适合基层实际的审计应用软件,整合审计作业和审计管理两大平台,实现审计工作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监督程序化、数据汇总自动化、审计文书格式化,从而杜绝 “效率低下、手段不强、人情审计”等无序局面,达到“信息共享、网络监督、网上联审”的目的。
  三、客观审计评价,合理划分责任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各级党委管理、监督、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涉及到领导干部个人的切身利益。为此,应本着慎重、负责的态度对被审对象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主要应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独立评价。本着对单位和对被审对象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行使审计评价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制度为准绳,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二是紧扣主题。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经济监督部门,审计评价仅限于审计所涉及的经济范畴和内容,对审计中未涉及的事项、证据不足或标准不明确以及超出审计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三是分清责任。在审计评价时要根据不同性质严格区分责任,必须分清党委决策与个人决定、直接与间接、前任与现任、主观与客观的责任;对责任界限难以分清的,只做客观叙述,不作结论。
  四、合理转化审计结果,落实审计公告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能否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并不断取得预期效果,确保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对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应用。在享用审计成果上,要向一果多用方面努力;组成由纪检、干部、财务、审计等部门参与的审计监督联席会议,尝试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