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级财务管理的乱象根源及对策
从企业财务账上看得到支出,却看不到资产如何管理、使用的记录。
(2)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不规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农田水利、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日渐增多,鱼塘、村办企业、“四荒”地等也实行了承包经营,但在发包和出租过程中,存在着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整,上交承包费用的方式不规范等现象。
(3)专项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专项资金未实行专户储存,没有用于发展生产,而是用于行政管理费、公益事业费等开支,甚至用于干部报酬或被平调使用,在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上尤为突出。
3.农村财务监督机制的问题
(1)财务监控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涉及村、社财务管理的制度,虽然有章可循,但实际上名存实亡,所谓的制度只不过是上条条、墙上挂挂而已,有些村仍存在“一支笔”审批权限擅自突破规定,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单项支出未经集体研究,就由“一支笔”签字入账。
(2)财务监管人员落实不到位。机构改革后,有乡镇、街道都设了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专门配备了编制,然而真正从事经管工作的人却寥寥无几,不是人员编制被其他部门占用,就是人员与其他部门混岗使用,严重影响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造成了村级干群矛盾升级,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3)监督机制作用发挥不到位。首先,基础性的群众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些地方群众监督成为虚设,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其次,业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到位,只是走过场,没有实质性进展;最后,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缺乏力度,在处理违纪违法的案件中心慈手软,没有按照“客观、公正、规范、具体”的原则办事。
二、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1.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这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当前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同时,农村财务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报账、坐收坐支现金等现象。
2.加强乡镇监管,做到服务于民。农村财务问题之所以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从某种程度上讲,关键在于乡镇干部的认识态度上。由于现在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如果脱离村干部或者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更是寸步难行。为此,个别乡镇对于财务混乱问题怕影响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而不愿抓、不敢抓,发现问题能拖就拖,能保就保,结果造成干部群众是非观念颠
(2)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不规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农田水利、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日渐增多,鱼塘、村办企业、“四荒”地等也实行了承包经营,但在发包和出租过程中,存在着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整,上交承包费用的方式不规范等现象。
(3)专项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专项资金未实行专户储存,没有用于发展生产,而是用于行政管理费、公益事业费等开支,甚至用于干部报酬或被平调使用,在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上尤为突出。
3.农村财务监督机制的问题
(1)财务监控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涉及村、社财务管理的制度,虽然有章可循,但实际上名存实亡,所谓的制度只不过是上条条、墙上挂挂而已,有些村仍存在“一支笔”审批权限擅自突破规定,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单项支出未经集体研究,就由“一支笔”签字入账。
(2)财务监管人员落实不到位。机构改革后,有乡镇、街道都设了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专门配备了编制,然而真正从事经管工作的人却寥寥无几,不是人员编制被其他部门占用,就是人员与其他部门混岗使用,严重影响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造成了村级干群矛盾升级,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3)监督机制作用发挥不到位。首先,基础性的群众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些地方群众监督成为虚设,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其次,业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到位,只是走过场,没有实质性进展;最后,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缺乏力度,在处理违纪违法的案件中心慈手软,没有按照“客观、公正、规范、具体”的原则办事。
二、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1.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这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当前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同时,农村财务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报账、坐收坐支现金等现象。
2.加强乡镇监管,做到服务于民。农村财务问题之所以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从某种程度上讲,关键在于乡镇干部的认识态度上。由于现在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如果脱离村干部或者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更是寸步难行。为此,个别乡镇对于财务混乱问题怕影响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而不愿抓、不敢抓,发现问题能拖就拖,能保就保,结果造成干部群众是非观念颠
Tags:
上一篇: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创新下一篇:对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与ERP融合的相关思考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