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会计\事项会计和价值链会计的优势比较
计政策和方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会计信息更客观真实,更具可比性,提高了决策相关性。
3.多种计量属性。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信息需求,最好采用一种可以运用详细信息的报告方法,去满足对多种信息的需求。事项会计作为一种多维会计模型,允许采用多种计量方式和计量属性来描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真实地提供给用户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4.全面性。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事项会计要求记录有关事项的多个属性,而不仅仅是金额。事项会计不仅记录和存储经济事件的非财务属性值,还记录一些对财务报表没有直接影响的经济事件数据,从而揭示了每笔经济业务价值和非价值方面的信息特征。因此,用户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有利于用户作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四、价值链会计
1985年,美国哈佛商学院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价值链概念。波特将企业价值活动分为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将企业内部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得各个环节既相互关联,又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组织和适应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系统形成一条价值链。随后,我国会计界阎达五教授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他指出,价值链会计就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具体可表述为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价值链会计具有以下四点优势。
1.整体化。价值链会计主体突破了传统会计以单个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涵盖了包括价值链联盟系统内的价值链,即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和企业内部。每笔业务发生时不但要考虑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和所拥有的资源,更要从价值链整体考虑出发,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控制。通过价值链的创建,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多赢。
2.多元化。价值链会计的范围随着企业价值链的拓展而拓展。现代社会的经济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价值链间的竞争,为了使企业在价值链竞争中成功,价值链会计信息载体呈现多元化。价值链会计信息是以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为载体,并对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提供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集成,分销商、服务商和核心企业可以充分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及时与供应商协调,真正做到价值链上各环节都以顾客的需求作为组织生产和安排库存的基础。
3.灵活性。价值链会计不受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期间假设的限制,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企业价值流入、营造、流出等价值活动的信息。价值链会计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增加报表的披露次数,缩短报表的时间间隔,如提供季报、月报、旬报、周报等,从而使价值链会计期间假设更具有灵活性和弹性。
4.价值性。价值链分析基础是价值,价值链会计必须保证实现价值链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客户购买的是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价值,企业各种物料从采购到制造到分销,也是一个不断增加其市场价值或附加价值的过程。要增加价值链的竞争力,就要求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在价值链管理过程中严格区分增值与非增值作业,减少一切不必要的作业,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保证价值链上每一环节做到价值增值,达到价值链价值的最大化。
五、结尾
网络会计、事项会计和价值链会计都代表着现代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各自具有其明显而独特的优势。然而,三种会计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网络会计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事项会计的信息成本高,价值链会计的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引起了价值创造和分配的问题。如何改善各种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弊端,如何使网络会计、事项会计和价值链会计更好地融合,以适应信贷信息系统的发展,尚需会计界的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庄明来.会计信息化教程[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林松池.会计的发展方向:事项法会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3] 文硕,等译.基本会计理论(ASOBAT)[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4] 王绪增.企业价值链会计在绩效评价领域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4).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