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继续教育的时机性与新准则时机
不是以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为对象。如投资者和意向投资者、政府相关部门、以往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债权人等。
4.关于与国际接轨和符合中国国情。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有的规定形成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但符合中国实际是合理的。以下两方面存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一是国有企业不能一慨视为关联方关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涉及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应视为关联方。而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构成直接投资关系和集团公司成员关系的国有企业之间不视为关联方关系.也不视为同一控制企业,有关交易和事项应按非同一控制企业或非关联方关系处理。二是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不得转回。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有增产减值时均要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而减值的因素消除以后,减值准备均可转回。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价值恢复后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以及金融工具中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视同永久性减值,一旦计提减值准备即不得转回。首先是因为此类长期资产价值较大.对于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特别谨慎。一旦减值就应当视为永久性减值。其次是因为道德风险客观存在的现实.近年来确实存在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案例.这是防范道德风险的一项措施。
5.关于企业会计的服务理念。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概括地讲是在提供两个服务:一是对内服务.为企业实施财务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筹融资活动分析、项目论证分析、责任中心考核、成本控制、业绩分析等都是在为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对内的会计服务要服务于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策略和决策意图,其中有些服务活动和信息还具有保密性:二是对外服务,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实施经济决策和公共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政府规范,主要是规范企业会计的对外服务行为,使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是高质量的,是真实可靠的.而且是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准则体系要发挥规范会计对外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应该说,由于企业会计的对内服务和对外服务立足点不同.提供服务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对内服务依资料、谋绩效、重实用。而对外服务依准则、谋规范、重诚信。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