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分解、下达预算指标时声势浩大,但在实际执行时却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使得控制与最终的考核缺乏标准性与公正性。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整个业务过程的记载,实现对整个预算管理的动态管理控制、对风险点的实时控制、实现对预算工作任务的合理分解,整合管理资源,促进部门预算管理责任制的落实,从而便于预算结果的考核和评估,保证预算得到有效执行。
四、体系构建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是在内部审计机构介入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1.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内容
目前,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形式方面类型很多,一些审计部门附属于监事会;一些审计部门附属于总经理以及有关的财务负责人员;一些审计机构和纪检监察机构共同创建了一个机构;一些审计机构与审计委员会并存,共同发挥作用,二者都属于董事会的下设机构。就公司的管理而言,内部审计机构要参与预算,是一种管理活动。预算管理通常由三个方面组成:预算决策的制定、有关的职能机构以及责任机构。预算决策的制定主要是由董事会和有关的咨询部门负责,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公司预算的审核批准,做到整体掌握。为了确保内部审计一些新型职能的有效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尽量归属与董事会的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对预算制度的有关方针进行审核;对预算目标,政策以及相关的步骤进行审核;对二级机构的具体实施情况的审核监督;对预算的实施结果进行审核,向公司高层提供审计报告。
2.预算方案完成后的审计计划的制定
在参考当年具体经营实际的基础上,企业要进行下一年预算的制定(时间是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其内容包括:利润的分配,经营费用的计算,现金以及资金流量表的制定。就审计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独立性而言,内部审计机构一般是不涉及预算的制定的, 可是在企业的预算方案完成后,因为其具有的重要程度,我们需要对预算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开展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审计还要满足实务的要求,其计划要明显的体现出企业针对风险所制定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来明确工作的中心,需要注意的是中心工作的确定一定要与机构的目标相一致。在计划期间,中心工作也许是一些对整个计划的实现有重要作用的项目;一些非常规的工作,一定要注意进行适度的审计监督。此外,为了促进审计的有效实施,审计计划需要征得企业的预算委员
Tags:
上一篇: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思考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研究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