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关于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关于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作者:邓雅文[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中的违法乱纪问题依然是投资审计的核心。审计工作的审查重心应放在建设设计和施工采购等部门的收支情况。另外,效益、经济收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好坏,通常都不介入评价范畴。
  2.2 事后审计方式的弊端。一些项目的特点是投资额大周期长,在建设中的策略规划以及采购设计和招标等任意管理层次发生遗漏,都有几率使其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情况发生。不过当前审计部门展开的投资审计多数还限制于项目完工的决算审计。
  2.3 审计的高水平人员少,方法落后。投资审计关系到的一系列事项复杂,以及有着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审计工作人员除了有相关的知识理论以外,还需要有工程及法律相关的知识,不过目前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基本都是财会类为主。那么由于项目的招标和合同的签订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形成的一系列数据统计,其转化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对审计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能力有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很多未曾开展微机辅助审计,从而审计的方式相对滞后。
  2.4 审计的风险不能有效的降低。有一些审计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较弱,经常采取方法的顺序不够规范,其本身的相关知识及经验不足势必会影响审计的安全性。有的投资项目比较复杂,体制内的控制体系不够完善,还有项目的管理不够规范。有些被审计的企业不积极的配合工作,所给出的资料虚假或者不够完整,特别会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错误的判断。
  3 投资项目的各项效益及其绩效的评价
  3.1 整体运行绩效审计,增进转化经济发展的态势。提升财政收支以及公用资源装配以及利用使用的收益性等。当前各界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浪费铺张和投资收益差别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所以,投资审计要分析研究项目建设能不能按照应有的程序批报,能否依照概算主旨运行,研究政府投资的项目收支分配准则是不是吻合了国家投资政策以及投资大小能否在准批的估算内,投资框架是不是科学合理,投资分配的内部管制力度是不是完善。因此就统一与局部,长期与短期去研究项目投资的收益,环境收益以及社会收益,进一步去研究投资绩效无法达到目标的因素。
  3.2 全面的追踪审计。全面的跟踪审计能防止很多问题,通常在审计的过程中指出切合实际的意见,一边审计一边修改,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也能避开浪费损失,节省财政收支、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机能。政府投资决断之前,审计系统应联合有关的系统,主动积极开展市场研究,对其项目的可实施性及发展状况还有收益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为引导决策给出合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