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公司治理结构对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公司治理结构对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作者:黎媛媛[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计算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董事规模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另外,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都不高,最高为-0.366,根据Hossain,Judge(1980)等研究表明,解释变量之间的系数只要没有超过0.8或0.9,就不会对多元回归产生影响。所以,该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三)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回归结果显示,假设1,独立董事的设置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未能得到证实,预计符号与实证符号相同。这意味着我国的独立董事未能更好的发挥其职能,监督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未能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监管,以保证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降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
  假设2,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得到了证实,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股权集中度越高,基于公共利益的正向激励也就越高,控股股东也就越有可能保持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有效控制。
  假设3,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样在模型中得到了证实,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当注册会计师发表的是无法表示意见或是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投资者应当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下,适当的选择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会计信息,使其投资决策风险降到最低。
  假设4,资产规模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越大意味着公司治理水平越高,此时公布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就越高,也越能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使得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减小。
  此外,该模型还分析了公司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当董事会、监事会规模较大,反而会增加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这可能出现董事会和监事会出现“大而无用”的现象。
  四、结论
  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投资者本身的认知能力有偏差;二是上市公司出于“私利”,会公布存在质量问题的会计信息。本文从上市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对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资本市场应该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作用,使其能够真正地发挥监督作用,为降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将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治理,公布的会计信息就越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股东的股权集中度,会使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有所降低。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会计资料出具的审计意见对降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公开地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
  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就越健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情况。此时,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也就相对减少。
  笔者认为,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降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应该在上市公司中强制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事前保障。
  参考文献:
  1.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0,(04).
  2.宁军,吴冲峰.基于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1,(11).
  3.杨宗昌,钟子亮.会计信息揭示的博弈论分析[J].财会月刊,2001,(22).
  4.陆正飞,刘桂进.中国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之探索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2,(11).
  5.王化成,陈晋平.上市公司收购的信息披露——披露哲学、监管思路和制度缺陷[J].管理世界,2002,(11).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