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对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摘要:如何更加准确、有效地规范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会计信息,以供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一直以来都是各界学者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上市公司本身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对公司治理结构对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进行了分析,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关键词:投资者 会计信息披露 风险
一、文献回顾
Schellenger et al(1989)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财务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能使公司的市场价值得到提高。Forker(1992)认为设立独立董事的公司能够使董事会对投资者更加负责,从而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全面性都得到了提高。Wind(1996)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能够丰富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并能够增强管理者的责任。Simon(2001)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正相关。乔旭东(2003)利用100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独立董事能够积极促进上市公司改进自愿披露行为,使外部投资者可以获取更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假设1:独立董事比例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独立性被看作是独立董事最重要的特征,独立董事比内部或者灰色董事(内部董事的家眷亲属、公司律师、公司咨询顾问、公司投资商和银行家等)更关注自己的声誉,因此,他们会更加积极地监督财务报告的过程。
假设2: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孙永祥、黄祖辉(1999),苏武康(2003)等都通过实证验证了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意味着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会从各方面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大股东为了满足自身利益需求,对经营好公司会具有更大的积极性,更容易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衡量股权集中度,计算了前10大股东持股平方和的对数,即赫芬达尔指数,OwnCon10这个指数越高,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由于集中度是一个有界变量,在以后的回归分析中对集中度进行对数转换。
假设3: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由于职业道德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会根据谨慎的态度实施审计,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程序和方法是否适当做出实质性的判断,并恰当的表示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包括五类:无保留意见、无保留意见带解释性说明、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带解释性说明、拒绝表示意见。
假设4:资产规模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
资产规模是指公司现有的总资产额。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公司的发展历程越久,该公司的资产规模就越大,公司治理也就越好,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公布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者决策,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
(二)变量定义与计量
本文采用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的指标。具体来说,从2001年起,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年都会对其管辖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考核,并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该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代表性,尽管存在一些衡量的问题,但采用该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用该指标来衡量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的替代指标,具体的赋值方法是:当会计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为优秀时,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最小,赋值为2;当会计信息披露考核结果良好时,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较小,赋值为3;当会计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为合格时,投资者存在一定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赋值为4;当会计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时,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较大,赋值为5。
(三)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深市上市公司2007年到2011年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以在网上公布2011年年报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空间。因金融类和保险类的上市公司业务和风险揭示具有特殊性,证监会对这两类行业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专门的规定,因此在数据的选取上扣除了关于金融和保险业的相关数据。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一般情况下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所以选择样本时,最终得到2 076份数据,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选取,共抽取了414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由于本文需要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诚信考核作为上市公司风险的衡量数据,而在抽取的414家上市公司中,有些年份的诚信数据缺失,因此,2007年实际进行分析的上市公司有390家,2008年有389家,2009年有385家,2010年有408家,2011年有407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ORG.CN),其他数据来源于锐思金融数据库(Resset),数据处理主要使用EXCEL和SPSS.17.0软件。
(四)研究模型
本文将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会计信息运用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将独立董事持股比例、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意见、前10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规模,董事会监事会规模都看作是公司治理程度的衡量指标来对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运用风险进行分析。采用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RISK=C+β1Inddirpct+β2Opitype+β3Owncon10+β4Size+β5Bodsize+β6Supsize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独立董事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从2007年的0.3215增加到2011年的0.3325,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均值为0.3312,达到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所要求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至少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前十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不断下降,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近年来公司的资产规模、董事会、监事会变化不大,前10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逐年下降,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越来越分散,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越来越趋近于1,说明我国近几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在逐年提高。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