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创新
摘要:能源与资源的浪费给环境保护和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创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进行会计创新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如何从理论和实务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低碳经济;会计理论创新;会计实务创新
一、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理论创新
(一)会计核算目标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会计核算目标既要符合传统企业会计准则,又要满足低碳生产的需要。因此低碳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反映职能,督促企业通过低碳生产,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集约型生产效果,从而改变传统会计中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而视环境于不顾的单一目标。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低碳生产经营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相关会计信息,满足各个信息使用者管理决策的需要。
(二)会计假设的创新
1.主体假设,低碳会计主体假设应涵盖两个内容:首先是将散落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外的环境资源的价值损耗、污染事项与补偿、环保资金等纳入低碳会计核算体系,这是企业自身在低碳会计体系中的微观方面;其次要尽量考虑该会计主体同其他会计主体对于环境因素的关联,因为环境问题是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应从全球的角度在宏观层面上处理环境问题。
2.持续经营假设,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持续经营假设不仅包括传统会计中的企业经营活动是可持续的,还包括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与补偿循环是可持续的。
3.会计分期假设,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分期在传统会计分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内容,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收益期、治理污染费用期、废旧物品回收期等。由于低碳会计期间的模糊性,那些降低污染、减少碳排放量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等措施所产生的价值消耗以及其潜在的收益很难正确分摊得到各个期间中。因此,低碳会计的污染治理费用期、环境保护收益期等期间的确认应该是会计分期的重要内容。
4.多重计量假设,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内容是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结合,在这种计量上具有模糊性的情况下,只用货币形式计量是不行的,这样很难公正地反映会计主体在低碳生产经营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就难以为信息使用者披露可靠的低碳经营绩效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以货币计量为主,非货币计量为辅”的多重计量方式。
(三)会计要素确认的创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