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考
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各专业开设的各类主要课程,要与相应的就业能力直接对接。如市场营销教学针对企业市场调查业务开设“市场调查”课程,针对广告创意制作业务开设“广告实务”课程等。②注重教育创新。要采取各种可能开发大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继续强化多媒体教学方法之外,大力加强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氛围,感受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五、逐步形成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企业对学生实操技能要求较高、重视较多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建议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酒店、旅行社等经营实体,拥有自己的自营实训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配合实施“情景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
六、转变观念、创新思维
(1)教师队伍创新
①以名师为旗舰、实施“名师导航制”
首先是按照“上网”的思想,特聘国内外名师作为专业领航人,打造高层次人才网,同时,内培外引,广泛吸纳优秀专业人士“上网”。其次,按照“进站”的思想,建立知名专家流动工作站,把著名专家请进站,实行“候鸟式服务”。最后,按照“搞特区”的思想,在高层次人才网上和专家流动工作站里采取特事特办特管方式,搞“特区”服务,即实行全日制服务。
②树立培养“博雅”教师的指导思想
作为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增强综合文化素质,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培养优雅气质。否则,本专业再精通,也不能算是好教师,更谈不上名师。如果教师缺少文化素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会得到社会较高程度的认可。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前提所在。因此,高校应该科学制定教师培养规划,按照“分级管理、责权统一”的要求,采取“分批办班、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办法,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2)教学方法创新
①实施“培优教育”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都是实行培优补差,坚持“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数百年来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但某些个别学生总是执迷于单科独进,对其他课程很难学进去,即所谓的“偏科”,这部分学生也应该得到承认和支持,实施“培优教育”制的目的就在于为这部分特殊人才提供成长的环境,让他们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②实施“滚动排课”制
教育是“超市”,是提供教育服务的“超市”。实施“滚动排课”,即提供各类课程供学生来选择,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和实际需要去选听不同的课程或不同老师所讲授的课程,真正体现了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思想。
(3)管理制度创新
实施“学科交叉住宿”制。这种学生管理制度打破了同系学生之间构造的天然亲缘关系,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不同学科的人相处,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切实加强教学体系建设及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积极推行并不断完善“学分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引进和培养“双师型”人才,同时结合专业实际,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务实、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不断创新思维,才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