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互联网下互动学习模式构建的探索
1.教师——学生互动
课堂内,在网络多媒体教室因为配有大屏幕投影仪、电脑、互联网等,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网上点播课件,师生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课堂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习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教材自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和约定的在线答疑咨询有关问题,获得教师的帮助。
教师应该常去浏览个人网页(博客)、QQ空间,通过QQ与他们交流。还可以建立班级公共邮箱,让学生们把作业通过邮件发给老师批改。远程教育与传统教学相比,把每次只能向20~40个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巧直接提供给整个世界。在远程教育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在线作业和离线作业,学生须认真及时地在线提交作业,完成作业将是参加考试的前提条件。
2.学生——学生互动
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学习使学生之间实现了交互协作,每个学习者都具有了多重的身份,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求学者,又可以是知识与信息的提供者和分享者。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网络学习活动,并成为学习的主题,从而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进行学习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如课程论坛、E-mail、学生社区(BBS)、语音视频等。可以到论坛发帖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进步。
3.学生——互联网互动
网络资源丰富而多彩,学生交流包括问题解答、邮件管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与网络上的信息联接起来,进入成千上万个图书馆和资料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即时练习、网上答疑、讨论等。此外,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巩固所学知识。现在很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使用QQ群聊、UC聊天大厅、Yahoo Groups等进行即时交流,收效很好。
4.学生——手机互动
移动学习需求潜力巨大,学生和教师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如无线上网的便携式计算机、PDA、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与学习的活动。只要能够实现电话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无论在飞机场、床上或在他们选择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学习。手机一直没有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一个重要原因是屏幕尺寸不够大,随着大尺寸彩屏技术的成熟,手机学习将会迅速普及。通过手机阅读新闻报纸、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答疑资料等,了解、掌握这些信息,可以使你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并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网络传播导致社会的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需要教育的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纸质书本为基础的“孤立”的学习模式。中国是一个学习大国,仅在校大学生就有2000多万,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在职人员。网络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成为师生及每个社会成员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网络学习具有多元互动的优势,互动学习形式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主动权和自由支配的空间,给教学活动本身也带来随时、随地、随意的互动便利,并产生适应性,因而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春,谢安俊.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教学信息化研究[J].中国高等教学研究,2007,(8).
[2]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4).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