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李玲[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生说一声为什么他会滑倒,怎么做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某地区发生地震了,老师可以和学生聊一聊地震是怎么回事儿,我们遇到地震时该怎么做。突发事件后的即兴说话训练,在锻炼学生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检测评价明确努力方向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将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由单一化评价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打破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全方位多侧面,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点评。尊重学生个性,体现评价的多维综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书面测试和口头测试相结合的办法。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书面测试可安排在期末试卷中,设计一些考查口语交际能力的试题,采用主观题、客观题两种出题类型。比如主观题这样设计:假如你爸爸经常喝醉酒,你该怎么劝他呢?口头测试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来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形式可采用问答,复述,看图说话等等。
  五、加强学科联系,创造更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课堂上,还可以在课前,课后,其他学科中延伸。比如与少先队活动、劳动课、科技活动课等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听,说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在数学课堂上,也要渗透口语交际教学,训练学生借助数学的符号和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与阅读、作文、综合学习相并列的教学形式,教学上具有独立性、灵活性。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要从语文的角度关注学生怎么说的,还应从交际角度规范学生的交际习惯。口语交际教学也不仅仅属于语文课堂,还应渗透于其他各个学科和生活的角角落落。找准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采用有效的策略,培养具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人才,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口语交际教学真正实现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2.1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