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尝试

探析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尝试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老师虽然设计了一些较开放的讨论题,但往往在学生兴致正浓时突然刹车,教师不能很好地发现和抓住教育的机会。有些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一个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语文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不能越权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和点拨。 
  当然,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无目的性的教学,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仍然不能丢。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时,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便要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既获得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轨道上,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场所。同时,教师应极大程度地尊重学生这一主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表演时都展现出自己最大的魅力,使每一处都尽可能地达到完美。教师应主动营造亲密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个性及创造力。另外,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紧。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教师一个更好的指导空间,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的品质,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满堂灌”“一言堂”,我们能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填鸭似地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所以我们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2.1. 
  [4]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5]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6]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7]陆璟.探究性学习.中国科研和教育计算机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