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校园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
没有参加,甚至根本不想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 因此我们应该十分注重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综合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显性与隐性塑造。要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作用,使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有所收获,学校必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不断挖掘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真正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不空洞、不单调、不陈旧,变得有内涵、有层次、有实效。 丰富的内容必须通过适当的形式来表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讲求新颖、多样的形式,这也是提高学生参加活动兴趣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活动的种类大致有五类:思想文化活动、科技学术活动、自主实践活动、学生自我管理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等。活动的种类可以相似,但表现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有关部门应多调查、多研究、多想办法、多动脑子,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态、兴趣爱好、培养规格等实际情况,不断推陈出新,使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生动别致,真正有意义、有内容、有形式,为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为构建和谐文雅的校园文化平台, 我们力邀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演出, 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要加强和国内外知名团体的交流, 提升校园文化的张力。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 积极开拓网络文化、手机短信用语等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让大学生在文化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提高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比重 江泽民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发展以两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一种是技术的方式,即科学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变自然,改变物质层面的状况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另一种是教育的方式,即科学作为观念、价值等精神层面的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浅层次、重复性的文化占据相当成分,这与高校这个社会文化的制高点的地位很不相称。校园文化活动要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制作活动;组织参加科技竞赛活动, 如电脑知识竞赛活动、网页制作、数学建模、学术论文等, 鼓励他们利用自己所学大胆地进入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 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掀起开展科技学术创作活动的高潮,引导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从而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学生的兴趣引向科技创新上来,树立创新兴国、创新兴校、创新成才的牢固意识。 4、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网络文化在高校中很发达,它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其深刻的,且作用越来越大。为此不能忽视校园网络文化这块阵地在校园文化创新中的作用。要以创新的精神和改革的办法,突出网络的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使网络文化的传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成为凝练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刘俊,陶风华.对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思考.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3 [3] 饶艳萍,张扬.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途径的思考.湘潮.2008.4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