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与舞蹈教育的相互渗透

探析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与舞蹈教育的相互渗透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舞蹈鉴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具体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鉴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大学生在鉴赏舞蹈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风土人情。因此,舞蹈鉴赏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寓教于乐。 
   以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为例。作品描述的是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随着音乐的节奏步伐有快有慢,在婉转的音乐中,杨丽萍渐渐出现,远远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一只高贵优雅的孔雀,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雀之灵》这个名字体现了创作者对作品内涵的高度概括,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它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的灵与肉的交融、呈现。这段动人心弦的舞蹈,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素养,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舞蹈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涵的思想政治内容、伦理道德均使大学生在提高审美感受力、表现力的同时,心灵也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 
   三、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放在教育活动的中心,注重的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特别是舞蹈教育培养和提高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那么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教育,而舞蹈教育正好与他们不谋而合,并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功能,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舞蹈课。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艺术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扩大知识面,深化人文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的陶冶教育、说服教育、以身作则教育等各种形式中。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舞蹈这门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在艺术领域学到在其他学科学不到的东西,因此舞蹈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舞蹈教育的普及也必然会促使高等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资华筠.中国的舞蹈艺术[J].中国艺术百家,2010,(3). 
  [2]汤旭梅.试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途径和目标[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4). 
  [3]吕艺生,朱清渊.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隆萌陪,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