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经济危机形势下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对策
况都不容乐观。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同一性危机,尤其是自我确信了解、权威混淆方面的危机。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职业决策困难,尤其是在对自我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取得资料、缺乏动机上的困难。文科学生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或是矛盾的应对方式。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在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不同的思维模式培养下,文科生更偏重于规范性的主观思考方式,对同一事物可能采取不同的判断标准,理科生则更偏重于实证性的客观思考方式,对同一事物能找出相对唯一的判断标准。因此,文科生在主观多重标准的思考模式下,更容易造成自我认知的不确定和混乱,导致自我不确信、权威混淆,更多地感受到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相关调查显示,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对文科生的就业岗位呈现更大的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文科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尝试所经历的挫折更多。自身和外界的双重消极作用使得文科生感受到更高的自我同一性危机,更多地采用一些如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就业。
(二)乡村生源地的学生遇到更多的耳处业探索困难
本研究表明,乡村生源的学生较大城市生源的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职业决策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不清楚决定的步骤和文化及环境因素上的困难。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大城市生源地的学生在城市较为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相对于来源于乡村的学生接受的信息更丰富广泛,见识更为宽广,更能发现自己在职业决策上的多种选择、综合决策,因此在决定的步骤上更加明了成熟。由于乡村的学生文化相对保守、从小就较多地承担起家庭的担子,对家庭有着更强的责任心,面临职业选择时势必会多为家庭考虑,因而家人的健康、家庭的经济状况、国家的政策都会使他权衡机会与家庭,从而造成文化及环境因素上的困难。
(三)经济危机形势下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聊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
自我同一性危机大部分维度与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与除求助外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即愈成熟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与愈低的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关联的,我们可以用很多应对方式的特点来描述这一危机的表现,如“‘角色固着’,即过分地封闭自己,僵化自己的角色,产生不良适应,引起消极性的认同和退缩的情感行为”,即用了退避的应对方式来解释了角色固着这一危机层面,因此二者的相关也就不难理解。自我同一性危机各维度与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间绝大部分显著正相关,由于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自己感受到的一种难以确定的状态,而且很多维度都涉及到对自我的探索认知、对自己内心发展的感知,因此,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是比较明显的,此外,多层回归也显示出同一性危机对职业决策困难正向的预测作用,且有着非常大的解释率(36. 6%一41. 5%),这也和李文道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得分及各维度平均分上大致呈现出同一性地位越高,职业决策困难得分越低的趋势}9J。除求助外的应对方式与职业决策困难都有着广泛反的相关,进一步层次回归分析表明除求助外的应对力.式对取七业决策困难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解决问题是正向预测作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是负向预测作用,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四)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贯穿于整个青年期的课题,因此,同一性危机将在这个阶段持续到同一性的达成,同一性危机则是这个时期个体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因素。本研究所采纳的观点是应对方式的特质说,即应对方式是一个人一贯的应激反应行为,但是,这个变量又不完全是个体内在的特质,较之同一性危机则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机制,通过中介作用考察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机制:自我同一性危机在应对方式(除求助外)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说明应对方式(除求助外)需要通过自我同一性危机来对职业探索困难起作用,这给予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在现如今的经济危机形势下,为了减少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单纯的应对方式指导或是个人的应对方式改善效果可能还不够好,如果通过长期的自我探索而减少同一性危机,则能达到更好且明显的效果。
针对研究结果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我们主要从政府决策、高校引导、家庭教育和个人调适这四个方面提出应对和解决的建议:
1.政府决策方面的建议
政府应注意以下三方面决策的制定和倾斜:(1)加强在地方上的信息普及和硬件设施的建立健全,改善农村生源地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对信息的掌握和了解比城市学生缺乏很多的差距;(2)政府应当控制高中文理分科的规模,通过对高校文科专业招生人数的控制,进而提升高中文科生的升学率,提升高校文科生的就业率;(3)政府应当全力加大对文科专业的重视和发展,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和投人,增加文科专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升文科专业的地位和研究水平,从根本上改变重理轻文的社会现状。
2.学校引导方面的建议
学校是学生们赖以获得信息和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学校的引导对他们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经济危机下,帮助学生应对日益凸显的同一性危机、消极应对方式和决策困难,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包括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扩充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同时,学校可以开展日常的就业宣传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发放求职技巧宣传手册,安排就业指导咨询师等权威专家为学生就业问题答疑解惑,及早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危机意识;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增加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机会,在鼓励同学们“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把就业的机会和公司“请进来”;引导学生对就业择业合理性的认识,建立心理辅导网络,引导学生们对就业受挫等问题进行正确归因,学会正确、成熟地应对压力,通过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等方式帮助同学们应对心理问题。
3.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
家庭教育作为人才培育的第一站,父母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应帮助子女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应该让子女从小就接受自身的不完美,鼓励他们通过全面地认识自己,对自身的特质和优缺点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发展,以树立子女的独立自信人格和积极心态,增强子女的理性分析和应对危机能力。
4.个人调适方面的建议
作为直接面对就业压力和选择的大学生,要想从容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通过研究,我们建议当代大学生理性地面对经济危机下的就业形势,学会正确归因,在自主应对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学会合理求助;及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