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

探析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应该承认,大多数的后进生是“胸有大志”,想在未来干一番事业的,只是他们没有摆正理想与奋斗的关系。在学校里虽然精力充沛,却无所事事,功课学不进,心灵空虚,想入非非,最后出现一些放肆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告诉他们美好的理想要靠奋斗实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学生,现在的任务是在学校学文化、学技术,使自己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只有这样,远大的理想才会实现。并列举事例说明无论干哪一行都离不开科学文化。
笔者曾多次给学生讲过生活中的一个故事:一个毕业了很久的学生要办化工企业,由于当时的化学和物理学的不理想,因此,在很多的地方都要花高薪去请人家来帮助处理一些小问题,他现在对自己当初没好好学习很是后悔……这样有说服力的谈话,使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后进生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各自在理想的基础上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支撑点,从而为理想而学,目标明、劲头足。这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二、设置后进生行为上的希望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我们能够想到这一点,就应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每个学生,原谅每个学生。有行为问题的后进生,大都有自己不光彩的过去,成为他们进步的心理障碍:想进步,又怕教师同学瞧不起,因而思想上有矛盾,性格上孤僻,于是就导致了行为上放肆,破罐子破摔。因此,要转化他们,就是要扫除他们心头的阴霾,通过心平气和的谈话,告诉他老师对他从前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同学们更不会瞧不起他。同时在全体同学面前重塑他的形象,让同学们忘记他的过去,寄希望于他的今后。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为后进生创造表现进步的机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希望点,引领他们的正确行为。这样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忘记自己的过去,精神轻松了,有了进步的欲望和信心,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转化成功的动力。
        三、发现后进生心灵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作为后进生,他们的优点往往被缺点所掩盖。其实,我们稍稍观察,就会发现后进生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这些优点甚至是一些所谓先进生身上都没有的,如生活中的助人为乐,劳动时的带头苦干,文体活动的积极参与等,这都是他们美好心灵的闪光。因此,我们应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即使是一点一滴的闪光或偶尔的闪光,也应表扬鼓励,这是对有行为问题的后进生的精神动力。经常这样做,能使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振奋、鼓舞状态,不文明行为自然就会减少。及时对后进生的文明行为进行表扬鼓励,是后进生进步、转化的关键。
        四、贯穿对后进生爱的主线
        如果说点是目,那么线就是纲。抓住了三点还要贯穿一线,这条线就是爱的主线。爱是心灵的阳光,对后进生尤其如此。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心灵充满阳光,那么他们就会事事有信心,时时有动力,因此,我们要以爱为主线,贯穿各个点,使后进生转化的整个过程充满班主任对他们的信任、友情。爱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首先,课堂上一个信任的目光,一句赞赏、肯定的话语,一个满意的神态,都会给他们送去心灵上的慰藉。其次,在工作上要重用他们,劳动任务的有意安排,班干部小组长的有意任用,文艺体育、宣传活动有意地让他们参与,都能使他们感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第三,生活上要关心他们,见面时善意的微笑询问,有病时的照顾慰问,遇到困难时的指导帮助,都能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关怀。如此,学生在爱的阳光下生活、学习、工作,事事处处都有了奔头,从而形成了进步的力量。
        后进生的转化不是立竿见影的速效工程,我们要认识到转化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报之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只要我们贯彻点以线穿,线因点连,三点一线,持之以恒的原则,定能引导后进生走出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何新强.论后进生的转化艺术[J].教师•综合版,2009(6).
[2]张新全.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职业,2010(27).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黄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