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探讨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对素质的要求

探讨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对素质的要求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教师重“教”轻“学”,着重灌输知识而看轻学生的获取。课堂的灌输充其量只是完成知识的传递任务,如果教师只关注给学生传递信息,却从不关注让学生怎样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被教师忽视,那又怎样能够指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升华呢?“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模式,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提出的共同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提出的四大理念之一。
具体可以理解为:改变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依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要转变以往语文学习中学生“单兵作战”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要有分工又药有合作,从其中体验与别人合作的快乐;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运用各种手段搜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对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探讨,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表达探讨的成果,形成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摆脱当教材内容变化、丰富时或者学生的思维活跃时一筹莫展,惊叹“这书我真的没法教了”的尴尬现象,只有不断充电,提升自身的学养。站得越高才能望得越远。李叔同先生正是现代的我们最好的榜样。。虽然他教学音乐、图画,但他所懂得的不仅是音乐、图画:他的诗文要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要比习字先生的更好……,这就好比是一尊佛像,有光,所以能令人敬仰。” 
  三、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需要重视构建语文学习的环境,链接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他也为提供了这种构建提供的条件。诸如各种各样教学仪器,以及载有教学信息的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计算机软件教学设备等。教师要依据学科的特点,自觉的使用上述设备技术,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把大量的信息和外部世界引入学生视野,学生通过事物的的变化和发展,让学生在亲历其境的气氛中,启发思维、获取知识,从而增加对命运和人生的思索,增强学生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贯彻教育科研政策,走以研促教之路 
  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教学,张孝纯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他们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