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活化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 激励学生主动求学
学问题的过程,是教给学生程序性知识,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其关键在于交给学生思维方法。但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很多的学生陷入题海,能听懂老师讲解,自己做题却又找不到思路,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更多地是将外部刺激储存在头脑中,却忽略了自我加工的过程。他们对于不同问题不能够顺利地建立起用于解决问题的图式。针对这种局面,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挑战性的任务:以初中电功率比例综合计算为例,要求学生在进行了一定电学习题练习的基础上,撰写一篇题为“试析电学比例计算的解题技巧”的论文。我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了论文写作的方法,要求他们可以结合例题来阐述,但是务必要有脱离该题目的升华思路,以此促使学生认真琢磨解题方法。在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反馈出的结果很好,虽然有些同学的写作类似于解题说明。但是很多同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题目的类型,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说明;有些同学在没有用例题的情况下论述了比例问题解题的关键点和做题时主要的思路。接下来,我又针对他们所写的文章进行了专题的讨论,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典型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自己完善了电学比例计算的方法,我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独立的空间,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在让学生掌握了程序性知识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学生也认为写完这篇文章对于提高他们解题思路有很大的帮助。一位同学说到“写了这个作业我才知道做出一道题是如此简单,但讲明白做题的思路却是那么难”;另一位同学把写作的过程比作“这好比拆卸一个结构复杂的收音机,并不在于你的技术有多么好,而在于你知道了怎样去拆卸得更快更好的方法”。我想布置这样看似“过分”的作业,不是真的要求学生写出的论文多好,而是在于在写作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写论文不同于解题,真正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对学生认知和能力来说无疑是一次历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高质量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的有效过程。
因此我认为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提出有关策略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维,形成学会学习的方法。我们要坚信一点,那就是相信你的学生,相信他们的潜能,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教学没有给他们创造这样的主动挑战自我的机会。
3 小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面对教育改革转型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时,消极抱怨并无意义,作为教师应将新课程的理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学习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
[2]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31
[3]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0-41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