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试析任职教育有效性的探究

试析任职教育有效性的探究

[作者:吴刚[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生成的新要求。
  部分有学历教育经历的教员在转型过程中显现出整体素质与任职岗位专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任职教育功能要素不准确
  一是目前学院对任职教育的功能定位还不够精准,培养目标与造就现代化警种警官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学员的个性特长把握不够、对部队发展及需求研究不透,导致发挥学员个体潜能、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服务部队基层岗位的功能有限。
  二是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不新颖实用。转型后学院的学员大多具备本科学历基础,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必须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构建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当前的教学内容还是以学历教育为模板,单一、刻板、陈旧,满足不了学员任职能力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是教员队伍结构与任职岗位专业不匹配。首先,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新增学科专业人才奇缺,高水平的更是凤毛麟角。在教员选调上满足不了需要。其次,部分教员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和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最后,部分教员经历单一,长期在一个单位、一种岗位上工作,不了解警种部队,缺乏一线部队工作的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对岗位任职需要的能力与素质把握不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认识不足,培训方式还是沿用武警内卫的那一套,存在训用脱节。
  四是教学方法手段与任职教育特点不相适应。按照课堂划分设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方式,以师生两种角色双向互动,教员到学员、学员到教员的信息传递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低级、单一,创新性、颠覆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
  3.培训的驱动力不强
  部分送学单位对任职教育不重视,将送学指标当做例行任务,不按规定的标准选拔培训学员,只为临时凑数,甚至还存在将平时表现不佳的学员列入培训专业户。
  部分部队没有建立训用一致的保障机制,存在训用分离,无法保证培训对象学成之后有位置,导致学员学习的方向性缺失,产生消极情绪和惰性思想。
  部分学科专业缺乏高水平的教员,满足不了任职教育中的理论先导性和前瞻性的需要,对部队建设的指导作用不强。
  4.专业教学能力欠缺
  教学能力是需要依托足够的教学任务量循序渐进锻炼形成的,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理性思考、个人讨论和研究而获得的,而是以足够的教学任务为载体,通过足够的时间、持续不断的教学实践磨砺而成的。唯有教学实践才能提升教学能力,感悟教学理论,形成教学智慧。

  三、增强任职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