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巧设情境,听说结合,感知运用

巧设情境,听说结合,感知运用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教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巧妙使用能体现已学语法现象的句子,引起学生对一般现在时态的关注,这样既能为学习新课服务,又能使旧语法知识得以重视,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思考的状态。而新的语法知识又紧紧围绕情境(呈现飞机时刻表)进行听说训练,使学生获得对该语法现象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获得了对该语法项目的认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巩固,不断加深对这一语法项目应用范围的了解和运用的熟练程度。
        在临近下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关于出行计划的主题情境,同时提供了三个地点和他们各自的观点,要求学生围绕情境中所给主题,对出行安排展开讨论,要求学生用一般现在时表述计划,安排适当的未来的动作与行为。笔者建议:如果能在“practice—theory—practice” 这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升后阶段practice的深度和广度,即创设更多形式的情境让学生会话,如圣诞夜、运动会的安排等,而不应只局限于旅游出行的计划安排,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极具个性化,打破传统模式,通过各种口头练习和活动,深入浅出,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语法规则。句式结构表达一目了然,配以教师简单的文字解释,学生易于理解。随后教师更换图片,让学生根据动词(fly, sit, sing)进行看图说句,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句式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学生触类旁通,热热闹闹开展Pair work,用所给的动词造同一句式结构的句子。多样练习,有效巩固。如此看看说说,学生乐而学之,学而知之,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脱口而出的程度,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在平时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口语交流的机会,如看图说话、小组对话等,开展师生、生生对话。学生可以在交流互动中内化语法知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其实,所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法)的学习都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布隆菲尔德所说:“学习语言就是实践,再实践。其他方法是没有用处的。”要交流,要交际,就要开口讲。学好了英语语言的语法规则,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一旦学生能在语法课上都能做到大胆说,还有什么学不会和不敢说的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