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巧设情境,听说结合,感知运用

巧设情境,听说结合,感知运用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于注重演绎教学,教师花大量时间讲解语法知识,呈现规则,然后引领学生大量操练,学生机械训练,被动接受,在实际运用时依旧错误百出,这让师生都很茫然和沮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法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改变单一的形式意义封闭式运用的讲练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采用巧设情境,听说结合,感知运用的教学模式,开展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感受成功。
        语法教学应该从语法的形式、意义和语用功能三个维度进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不少老师开始注重语法的意义和语用功能,但对于如何平衡这三个方面感到困难。笔者认为,若过多强调语言形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机械操练,缺少在真实情景中得体运用的机会,语法教学会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众所周知,语法是从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非哪一位语法家闭门编造出来的。因此,学习语法不能脱离语言实践。离开英语语言的具体使用环境,孤立地讲解语法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使语法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注定要失败的。同时,语法教学不要迷信书面题海战术。做练习固然可以检查水平和发现不足,但缺乏广泛的交际类训练,就无法将各方面的语法知识融会贯通起来,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语法教学要听与说有机结合进行,适当辅以读写训练。听说训练离不开创设情境。情境在语法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设计新语言现象的呈现与巩固操练等教学环节时,要考虑情境因素,把抽象的语法知识置于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的各种情境之中,鼓励学生开口交流,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就会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让学生自己发现语法现象,归纳规律,让学生建立一种语言习惯。
        英语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能搜集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语言材料,创设信息呈现的情境,在整合信息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开学生自主处理信息、形成结论的过程,促进学生认知的提高,有效掌握语法知识。上述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语法教学课上情境教学的新要求,为语法传统教学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