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
摘要:体育教学中语言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重要手段,语言不仅仅是有声语言,还可以是表情、动作、眼神等无声语言。教学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科学有条理、形象幽默、鼓舞人心、催人上进。有了良好的语言交流,体育教学就能收到语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师生交流;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046-02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纽带,体育教学语言不仅仅是有声语言,还可以是表情、动作、眼神等无声语言。教学中教师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体育语言教学实践,来谈谈对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体育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
1.语言要准确、规范。语言与思想是密切联系的,它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清楚、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这样才能使学生听了心情开朗、精神焕发、神采飞扬,这样会使教学过程显得生机勃勃、情趣昂然、充满活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的精练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明白,把抽象的问题讲具体,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引导学生去模仿和探究。
2.语言要严谨、简洁。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者。这就是说,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要起着一个指路人的作用。教师严密谨慎、干净利索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示范,对培养学生使用简洁语言表述和发展学生严密的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正确使用简洁语言,乱用地方语言或口头禅,会使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模糊理解,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课堂的有限时间。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语言的正确使用。
二、体育教学语言要科学、条理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教学语言必须符合逻辑性规律。如果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极富科学条理性,那么这个教师的思维过程也一定十分清晰严密,所讲解的技术动作就连贯规范,组织的教学过程就比较科学合理。因此,加强体育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关键在于锤炼思维的逻辑性。以“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易犯四种错误为例:①实心球出手无力,或未完成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