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针对网络社会道德特点的德育措施

浅析针对网络社会道德特点的德育措施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用网络”“作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的报告。还可以在网上开展大学生网德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高校应建立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社会稳定的敏感性问题,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如经营板块产品: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等,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站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此外,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
    另外,可考虑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网络具有超时空和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更加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大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3建立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为此,要抓紧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培训和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还要学会动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答疑解难;最后,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