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

浅析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做的船装载的小铁圈最多为胜利。在合作之前,我激励学生,今天老师给各组一个机会,来比一比那组同学造的船厉害。能装载大量的货物并能分析出装载量大小与船的哪些因素有关系。比赛结束后,老师给装货多并能说出装载多少原因的合作小组给予奖励。颁发“最佳造船奖”。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你们取得的成功是大家合作的结果,每个人的努力都将关系到合作小组的荣誉,体会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要为小组出力,才能使的小组探究取得成功。 
   三、有效组织,促使合作学习的成功 
   1、努力培养学生的“三会”。 
  即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努力听出同学发言的要点,对同学的发言能做出自己的评价;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同学作进一步的解释;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出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这“三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这种习惯,促成合作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2、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如在当有较多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相近疑难个人无法解决时;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当学生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时;当学生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时,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较好时机。记得在执教《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一课中,我要求各组用图文的形式直观表达人体器官的联系。我深知完成这个关系图的绘制是有难度的,所以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先给小组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修改的时间,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相互启发,开阔思路,找到彼此之间更广泛的联系,最后再完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执教《摆的研究》一课时,我出示两个不同的摆,并让它们同时摆动半分钟。请两个同学分别数摆摆动的次数。学生发现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说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有说与摆角的大小有关、摆绳的长短有关等。学生的分歧很大,此时我鼓励共同探讨,确定本组探究问题的指向。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运用排除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认识。 
  由此可见,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可行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正确运用,合理调控下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参与意识,教会学生与人合作的方法,促使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2006 
   3、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2008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