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成因

浅析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成因

[作者:李慧[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社会成员利益之间的分化, 特别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使得我国内地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富差距日益明显,目前居民收入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以及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就导致少数民族贫困生和内地一些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收入来源呈明显的差异, 因为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来自于父母的供给,因此这也是造成少数民族贫困生较多的重要原因。   3政策因素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12.07%,高于全国9.08%的水平。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这与对少数民族生育照顾政策有很大关系。人口的高出生率通常与早婚、早育、多胎生育相伴随。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又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即陷入所谓“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另外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贫困生问题的凸现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变化紧密相关。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始于1989年,该政策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也缓解了国家财政的压力。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贫困生的出现。收费政策并没有对少数民族有优惠,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影响更大一点。政策的制定者较多考虑的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和参照国际上一些国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做法, 而较少兼顾到我国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使现行的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超越了相当一部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首先,学费占高校日常运行费用比例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其次, 学费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再次, 学生在校平均所需费用占居民家庭平均收入的比重偏高。正是由于近几年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大幅度上涨,诱发了高校贫困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少数民族家庭本身贫困者居多,因此少数民族贫困生在贫困生中的比例也是逐年递增的。  4文化因素   安土重迁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大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且环境也相对孤立,导致都不愿意与外界交流,甚至连报纸、广播等也少有人用。不愿面对外面世界的他们一旦进入一个异质环境中,将面对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对外界抵触,宁愿在家里受穷也不愿出去冒险。信奉“万事不求人”、“饿死不离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稻草窝”,导致居住在缺乏起码生存条件地区的少数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