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案例教学在中专哲学基础课中的应用
材料交给学生做课前准备;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案例分析和论证。这部分内容将是教师以后在课堂上要浓黑重笔,充分展开论述的份量较重的内容。比如:“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来分析我国申奥成功的问题,布置案例思考题是为了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把重点放在应用上。
2、组织课堂教学。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和中心环节。首先是要呈现案例,可以在刚上课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案例内容,或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文字案例,也可借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通过这些生动多样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关注,为以后展开的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其次,教师开始讲解,分析他布置给学生的这一典型案例,随着对整个案例进行过程的详细分析,阐述这一案例中所揭示的事物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哲学思想,紧扣书中主要内容,重点思想,从典型案例中提炼出与之相吻合的思想观点来,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再次,在老师对案例分析,讲解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发言、讨论,就自己所做的案例分析和老师讲解的案例分析进行比较对照,或同学们之间相互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区分正误,达到启发思维、充分开发学生智能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对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教师不应简单否定,而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误的实质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语指责。对于部分学生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开拓他们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明确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
3、评价案例。点评阶段是案例教学的最后阶段,往往是一堂课的高潮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讨论的效果,必须要求学生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并且在这基础上教师能把一般的观点进一步深化、拓展。可以表扬成绩突出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并精炼地概括出本案例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和核心内容,提出从事案例分析的正确思路和一般方法,进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应注意的是教师讲评除了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哲学原理、哲学知识外,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运用这些哲学原理、哲学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分辩是非曲直、美丑善恶,懂得唯物辩证地思考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哲学课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哲学课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避免传统的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抽象、乏味、说教式的教学弊端,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使学生保持与现实世界或社会的广泛接触与紧密联系,扩大自己的视野;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渗透深奥的哲学理论,将哲学理论学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对教师的素质和理论水平也是一种锤炼和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使哲学通俗化、趣味化,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哲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丽华.哲学课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 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2]陈永杰.关于哲学课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24卷第4期
[3]周德新.实践思维方式与哲学课案例教学[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11月第29卷第6期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