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方丹丹[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三、巧用资源,拉近距离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一些文学名著读不懂,无论老师如何推捧,对这类书籍都很难产生兴趣。央视一个节目《百家讲坛》给了我新的启示,专家们把枯燥乏味的古典文化,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话语演绎成一个一个风趣的故事,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我们老师为何不利用《百家讲坛》的明星效应,让专家的精彩的讲课,消除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敬畏感,正如周国平所说:“把经典当做闲书来读”。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阅读经典,亲近经典,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现在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改编成影视文学作品,例如《西游记》、《骆驼祥子》、《雷雨》等等,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观看影视作品,让影视作品和原著进行对照,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四、善用评价,营造氛围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家丰富生命的积淀,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知识、文化、精神和思想的收获。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阅读长期不能见效,那么他的阅读兴趣必然会削减。如果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不断地为学生搭建摘到葡萄的梯子,在学生中形成一定的阅读氛围,使得学生经常能品尝到阅读的幸福感,兴趣必然会增加。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励评价可以立足于以下方面:
  (一)自我评价。主要设计课外阅读进度表,学生在对照评价表上的内容认真填写,每周都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进步。
  (二)小组评价。小组内学生之间朝夕相处,相互最了解,所以小组内学生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课外是否阅读,阅读的方式和真实进度。借助小组内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更为真实的情况,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来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质量,通过定期评比,及时表扬,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沙龙,读后感佳作点评来激励学生读写结合,不仅是增加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增加了写作的兴趣。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以上所讲一些策略仅仅是一些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手段,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外阅读的主人,我们每位老师不仅要激发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将阅读、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学习的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这才是阅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陈继英.《让读书与生命共舞》.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P9.
  [2] 王益龙.《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读书人》.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2009年第5期.
  [3] 王海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青海师专学报
  [4] 姜艳霞.《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 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6] 温锁林.《语言与语言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 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