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吸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可以使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促进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谈到了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原则、任务类型及任务型教学设计,希望带给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们一些教学启示。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课堂教学模式。它提倡“做中学”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意义的表达,是一种通过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来达到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是基于Nunan和Willis的任务型教学研究角度出发的。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没有唯一固定的定义,研究者都有互相交错但是不完全相同的定义,但涵盖的意义大都一致。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定义。这里提到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学者的定义。Nunan(1989)认为,“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目的在引导学生参与目标语的理解,操作,输出和运用目标语言交流,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意义交流而非语言形式本身。”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对任务的定义为:“有明确目标的旨在达到特定目标的课堂交际活动。”综上观之,任务型教学就是通过各种课堂或课外活动,让学习者更关注语言意义,最终达到目的语的学习。 
  二、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二)形式与意义结合原则。任务的设计注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学生在实施任务的时候,要注重这两者的结合。如果只完成任务而没有注意语言形式的机会,可能会使得任务没有重点,或者很难使学生的中介语得到发展;(三)阶梯型任务原则。每个单元的任务都组成一个教学的阶梯,每个任务就是这个梯子中的一个台阶。所以任务的设计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三、任务类型 
  Nunan (2004)列举了若干可用于小组活动的语法任务。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一)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语言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