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通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
1.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不单是依靠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的调整,而是要涉及总体教育理念这一顶层设计的变革。因此在学校层面上,应当将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价值链中,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式上作出调整,改变传统的学习型培养方式,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和创业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突出学生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扩大并落实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评价上,完善评价要素,将创业能力作为对学生素质要求之一纳入评价系统。在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上除坚持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还要进一步强调实践和评价相结合、高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校积极性与社会积极性相结合,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1]。
2.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三进”(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将科目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整合,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统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2]。根据我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构建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要将法律法规、创业心理和技能、经济与管理、商务与财务知识、公关和交往技巧等融入到创业课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重创业的内涵和动因,创业的机会和环境,创业途径,创业过程的组织模式,创业道德法规、市场评估等方面知识的传授,要学会因个体和目标的不同来具体设置相关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能力、创业综合素质。
3.进一步建立创业教育基地,推进创业项目的实体孵化。
创业实践是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运作机构。因此我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的拓建,使之成为创业项目的集散地和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借助基地管理者经验丰富、营销管理水平高的优势,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借助南通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创业社团等,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业孵化提供场地资金、政策指导、项目申报、税收筹划等方面的服务,做好学生创业项目的入园、推介和转化工作。
4.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搞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我校今后一要依托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学院的师资,强化创业教师的师资选拔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二要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从而弥补创业教师数量上的不足;三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各类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四是聘请企业家或具有企业家背景的教师作为创业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导师聘任制,依托他们的实践背景和现身说法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我校推进创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师资保障。
5.建立并完善创业管理服务体系。
在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全校创业教育的布局规划,为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和跟踪服务。其主要职责为:一是对我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进行规划;二是加强对本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三是组织师资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四是定期组织创业研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学生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服务中心要为学生提供政策解读、工商和税务登记咨询、项目论证、场地和资金、培训和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郑其绪.论创业型人才培养[J].战略思考,2010,(5).
[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分项自评报告,2011.
[3]赵发荣.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纺织教育,2012,(4).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