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校企合作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进行实践
市场营销理论教学更多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知,到实际工作岗位还需花较长时间去适应工作或角色转换。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营销岗位的工作,在未来就业上形成优势,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紧密依托企业建设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借助企业先进的理念、设备、管理和技术,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理论教学到实践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通过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任务,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项目等,实现互利多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我院积极加强校企合作。由企业出资、企业冠名建立校内实训室,在实训室中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把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引进校园,为师生参加实习实训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合作企业经理、主管等资深专家,参与制定实习标准。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做到专业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
四、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1.以职业能力培养定位,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培养学生营销职业能力,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提出以工作的需要确定应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较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所学与企业工作内容的统一。
2.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把企业搬到营销课堂,把营销课堂搬到企业,架起学生、学院和企业之间“零距离”互通的桥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课堂进企业的方式,综合使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企业体验、项目驱动、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的教学,同时改革现有课程评价体系,探索一套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职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辅助工具,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建立“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会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使课程教学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我院通过校企合作,尝试由企业提出课程的培养要求,校企共同制订课程教学计划,学生先在学院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然后派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对将要面对的职业岗位逐渐熟悉,提高了职业技能,实现了零距离上岗。
基于校企合作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各自的愿望和目的,了解对方信息,实现“零距离”对接。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允许企业参与教学管理,监督、指导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按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校企合作教育为突破口,进行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2]吴俊杰.高校市场营销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3]刘勇.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J].新余高专学报,2006(5).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